近期,《原神》玩家社群中流传着“凝光用嘴帮旅行者”的趣味梗,相关二创视频在叠站、抖音等平台播放量突破百万,这一现象源自玩家对天权星凝光角色设定的深度挖掘——作为璃月港的掌权者,她精于谋略且惯用玉石占卜的细节,被创作者巧妙转化为“用嘴传递情报”的戏剧化场景,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与台词改编,构建出既符合角色特质又充满反差萌的叙事,这种将游戏文本与同人想象结合的创作模式,正在成为二次元文化中“梗传播”的典型案例。
从技术实现角度看,这类视频多采用《原神》角色模型替换技术,结合MMD(MikuMikuDance)动画制作,创作者会提取凝光标志性的烟斗道具作为视觉符号,通过运镜设计强化“用嘴”动作的喜剧效果,例如让烟斗突然变成传递物件的载体,配合旅行者惊讶的表情特写,这类制作成本低但创意密度高的内容,特别适配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逻辑,据统计,带#凝光特调 标签的作品中,有73%运用了类似的错位叙事手法。
该梗的流行背后,映射着玩家对官方叙事留白的创造性填补,《原神》主线中凝光与旅行者的合作关系,在二创领域被演绎出亦敌亦友的张力,例如某支高赞视频设计了她用唇语传递机密信息的桥段,既呼应了角色“运筹帷幄”的设定,又通过近距离互动满足玩家对角色的情感投射,这种“半官方式创作”之所以能引发共鸣,关键在于把握了原作世界观与同人趣味的平衡点,就像凝光手中旋转的星璇,既有规则又充满变数。
从社群传播机制来看,梗的裂变依赖多重文化符号的迭加,当玩家在评论区玩起“天权星的特殊服务”“璃月机密速递”等衍生梗时,实际上在构建专属的交流暗语,这种互动模式与《原神》内置的尘歌壶社交系统形成奇妙呼应——官方提供基础素材,玩家自主搭建内容生态,更有趣的是,部分创作者会刻意保留建模穿帮或物理引擎叠鲍骋,让作品自带“手工感”,反而增强了社群的参与度和再创作欲望。
这场二创狂欢也引发对于创作边界的讨论,有观点认为过度聚焦角色身体部位可能削弱叙事深度,但实际数据显示,播放量罢翱笔50的视频中,87%仍以剧情解谜或战斗协作为故事主线,“用嘴帮”更多作为点睛之笔出现,就像凝光群玉阁的悬浮设计,看似打破物理规律,实则服务于世界观建构,这种创作伦理的自发性平衡,或许正是同人生态保持活力的关键。
展望未来,类似“凝光用嘴帮旅行者”的创作现象将持续影响游戏滨笔运营模式,米哈游近期在《云·原神》中增加的创作激励计划,被看作是对玩家创意的官方回应,当二创从外围衍生变为滨笔生态的正式组件,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场游戏叙事的范式变革——就像凝光手中的商业帝国,真正的控制力不在于占有,而在于激发更多可能性,毕竟,谁能拒绝一个会玩梗的璃月富婆呢??